企业精益管理咨询——提供企业精益战略管理咨询落地解决方案服务,企业值得信赖的精益咨询顾问!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精益知识 > 拉动式生产 >
供应链“权力中心”变了,新一代物流来了 发布时间:2017-12-26         浏览:
前几天(12月11日),京东物流主办的2017全球新一代物流峰会在北京举行。相较于每年年中的“菜鸟江湖大会”,京东物流主导的这次峰会颇有些“打擂”的感觉。谁输谁赢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博弈过程中秀出的肌肉和招数。

今天,我们就来拆解一下京东物流的招数。

01

“权力中心”变了

早在这次峰会之前,京东物流就发布了关于新一代物流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。报告总结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:信息时代到来后,消费者成为新的权力中心。

在供给侧,互联网不断削减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,物流触达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;在消费侧,物流开始直接连通消费者。这两大基础上,物流开始围绕用户体验而设计。

比如说最常见的派送,除了当面签收,什么时间送(上班期间,还是下班之后,或者午饭休息时),送到哪里(单位、家、快递柜、某个代收点)、送给谁(家人、邻居或者朋友等等代为签收)…不管你承不承认,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自身个性的表达,正在从被动接受和选择向主动影响和创造转变。

基于这个趋势,物流服务不仅要覆盖生活中所有的场景,还要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灵活弹性的服务。这就要求商家(平台)必须改变以往的多层分销的渠道模式,使生产端与消费端的距离尽可能缩短。

关于电商的物流配送,刘强曾有一个经典的论断:减少商品的搬运次数,未来希望做到一次搬运。京东物流的核心就是减少物品的流动,目前笼统来说主要是做两次搬运,从厂家到库房,从库房到消费者。通过仓配一体化,货物离消费者越来越近,货物移动距离越来越短,因此成本和消费者体验都会有很好的控制。

问题来了:消费主权时代,新一代物流浪潮中,如何让“商品搬运”更简单?“搬运次数”已经控制在极限(两次或一次)之后,我们还能再做些什么?

解铃还须系铃人。京东给出的答案是:短链(Short-chain)智慧(Smartness)共生(Symbiosis)。短链是减少搬运次数和距离,智慧是提升搬运能力和效率,共生则是无界、融通的价值体系。

 

02

让“简单”更简单

3S理论中,短链基本上已经被京东做到极致。减少搬运,快速交付——在这个过程中,“仓”的布局至关重要。

京东物流在全国有500多个仓库,类型多种多样,也做了很多创新,像本地仓,移动仓,前置仓,协同仓,共享仓等等。,通过自建物流基础设施,将触角延伸到全国所有的区县,几乎覆盖所有的人口。目前,全国有55%的人口居住在京东的物流中心和配送站30公里范围内,90%以上的订单可以在24小时内交付。“211限时达”的服务不但刷新了国人对快递的感知,甚至定义了全球的电商物流服务标准。

除此之外,针对小家电、家具家纺等产业相对聚集的品类,京东还推出产地仓的合作模式,即在靠近商品产地直接建仓,商品生产出来直接进入距离最近的京东仓库。以小熊电器为例,通过“产地仓”的模式,现货率提升了3%-5%,在途现货率更是接近100%,销售机会也得到大幅提升,规避了促销期因缺货导致的交易无法完成的弊端;同时大大加快商品的周转效率,全国周转周期从35天降低为32天,每月减少库存资金占用的成本达到6万元。

如果说功能各异的仓是人的躯体,“智慧”就相当于大脑。这背后的“黑科技”是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机器人等技术创新与应用为核心的智慧物流。

目前京东物流有530多万的SKU,500多个的大型仓库,仅靠人来进行管理是难以实现的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销售的预测、采购、存货布局以及补货,实现了数百万个SKU的库存周转天数仅有30多天。通过智能排产保证了大促期间订单增长数倍的情况下,履约时效仍能保证。智慧商品布局可减少拣货区无效跑动23%,智慧路由规划将干线运输成本降低10%以上,动态路区规划实现站点终端派送效能提升25%。基于“预测-库存-仓储-运输-配送”全链路的智能化,支撑复杂网络、庞大库存和海量订单的高效管理。

智慧集成的另一个突出代表是“无人化”——无人仓、无人机、无人车、无人客服……这些刷屏级的应用已经不是科幻,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。

以客服为例,智能机器人正在逐步的替代人工客服来完成基本的售前、售后等咨询工作,已经帮助京东节省了上千万的人力成本。今年“双11”期间,无人客服的接待量达到了平日的6.5倍,服务用户数上百万,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达到60%以上。

 

03

无界之下,相融共生

2015年初,王卫在反思2014年的创新与转型阵痛时曾说:“靠出卖劳力搬货不是顺丰的终极宿命,接下来我们的赚钱模式要从手脚过渡到嘴巴,从体力转向脑力。”这背后实际既是顺丰对科技和智慧的诉求,也是王卫对快递未来的研判和预测。

对比京东在新一代物流中的提出的“3S理论”,两者说法虽然不同,但内核与理念却出奇一致,都是要通过科技和脑力让“商品搬运”这件事变得更简单、更智能、更高效。

短链重构是手段,智慧驱动是保障,最后的落脚点则是共生。

何为共生?京东物流CEO王振辉在峰会上首次阐述了“共生”的内涵——与客户共生、与行业合作伙伴共生,与环境共生。

“我们为商家提供线上线下、全渠道、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,通过我们的仓储体系,商家可以实现多渠道库存共享,同时他们对所有渠道的库存状态能够可见可控。”王振辉说,使用京东物流仓配一体化服务、订单渗透率超过50%时,我们的商家销量增速为97%,远远高于POP平台平均增速,配送时效普遍提升了2倍以上。

除了品牌商和零售商,开放、共生的理念同样适用于物流行业,比如京东与丰巢的合作。数据显示,双方在2017年5月底正式开始全面合作,日均订单超过5万单。双方计划在年底之前将合作范围扩展至全国26个城市,届时京东将接入一万台丰巢智能快递自提柜。

与环境共生的绿色物流实践被统称为“青流计划”。为此,京东物流宣布投入10亿成立绿色基金,用于供应链环保技术改造、创新研发、绿色消费社会的倡导和推动。未来3年内,京东物流计划将体系内几十万辆车替换为新能源车,并通过联动合作伙伴减少100亿个一次性纸箱的使用。

关于“共生”,普洛斯战略顾问和PE平台合伙人董中浪直言:“特别喜欢这个理念,共生并不是我做一个平台、一个生态,让别人没有安全感地跑到这来为我打工,而是大家一起来发展,这是建立新的商业文明,否则,就没有新一代物流的超级物种。”

如果说短链和智慧是为了让“商品搬运”更简单和高效,共生则是要构建一个崭新的生态体系。在这个体系里面,消费者、商家、平台以及平台上的合作伙伴,依托智能科技,通过打通供应渠道、物流平台、服务场景、消费需求等多维度的界限,进行深度融合,共建价值网络。

新时代呼唤新物流。这是刘强东要打造的“京东样本”,也是新一代物流的大势所趋。